農產品調控政策正迎來密集出臺期
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正迎來密集出臺期。近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農業部等多個部委密集出臺了多個農產品市場調控新政,一系列“組合拳”力度從嚴,并且手段翻新。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些涉農文件的出臺目標直指農產品價格,不過,導致下半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比如天氣災害、炒作等因素,因此政府管理通脹預期仍不可輕言放松。
政策“組合拳”直指農產品價格
僅7月28日一天,國家發改委就聯合多個部委一次性發布了三個政府文件,都跟農產品相關,分別涉及大宗農產品市場調控體系和機制、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糧油收購政策 以 及 《 農 產 品 冷 鏈 物 流 發 展 規劃》。隨后兩天,國家發改委又就玉米進口、農業機械化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
分析人士認為,發改委如此密集地發布涉農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與農產品價格的調控相關,凸顯政府管理通脹預期的決心。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政府管理通脹預期,很重要的一塊就是穩定農產品價格。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經歷了一輪比較大的上漲,管理通脹預期的任務比較重,政府不得不強化調控,以適應新的形勢。
《關于嚴格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糧油收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說,將嚴控利用災害天氣哄抬糧價,對違法企業執行取消政策性糧油收儲資格,三年內不得從事政策性收購的處罰,對已經收購入庫的要退出政策性庫存統計,扣回費用利息補貼。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7月30日就國內企業進口玉米一事表示,前段時間部分社會游資囤積、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最近有轉向炒作玉米的苗頭,國家進口玉米有利于抑制國內玉米價格過快、過度上漲。
這位負責人強調,國家有關部門將通過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強玉米市場調控,近期還將對玉米市場購銷秩序加強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確保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除了最低收購價、增加投放量等直接調控價格的手段,調控政策還指向了農業產業發展的更深層次問題。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 、 水 產 品 冷 鏈 流 通 率 分 別 達 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長期以來,農產品流通環節現代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其中生鮮農產品的冷庫是“有點無鏈”,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集中上市后保鮮儲運能力較低,造成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上述《規劃》被認為將有利于改善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
在生產環節,農業機械化對穩定農產品的價格也起到了保障作用。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日前舉辦的全國農業廳局長座談會上說,今年“三夏”跨區機收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再創多項新高,機收水平達到了86%以上,麥收時間比去年縮短4天,農機化生產為夏糧豐收和秋糧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