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農產品流通成本還得降
“兩會”期間,民生仍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其中對農產品價格保持適度增長,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呼聲頗高。同時,市民對糧價、菜價等不斷上漲也有怨言。兩條看似有些矛盾的信息,在某一視角下歸于一點:農產品流通成本高,中間環節多,是導致農民收入趨低、市民菜價趨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解開這個“結”,會有一舉多得的效應。
與過去大部分農產品近距離、小區域銷售不同,全國市場一體化及各地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使農產品遠距離、跨區域運送比重大幅上升,流通成本也隨之增加。如我省近年來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見到成效,壽陽就是在我省中南部無公害果菜經濟區建設過程中,成為蔬菜生產大縣的。壽陽去年蔬菜種植達40.1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5%,蔬菜總產量87.95萬噸,大部分銷往南方一些城市。但由于農產品流通渠道尚缺乏全國統籌,從而加大了跨省流通成本。壽陽到上海約1000公里,一輛裝載35噸蔬菜的運輸車,公路運輸單車費用1.03萬元,沿途要交納的過路費就達4000元之多。去年壽陽銷往上海的蔬菜為3500萬公斤,比上年減少1500萬公斤。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調查表明,農產品遠銷的過路費負擔異常沉重,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其實并不真“綠”。四川省裝運5噸蘿卜前往廣東,在本省的綠色通道雖可節省500多元,但出省后一路上要經過近40個收費站,交納3000多元過路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屬地管理,并沒有如預期那樣打破省際壁壘,降低跨省流通成本。再加上各省納入綠色通道的農產品品種不同,沿途執法行為不規范,導致流通不暢,運輸成本節節上升。據《中國商報》報道,僅蔬菜一項,我國城鄉居民每年承擔的過路費至少為142.72億元。
農產品產銷中間環節偏多,對農產品收購價及銷售價影響很大。據農業部對糧食、畜產品、蔬菜等產銷環節跟蹤調查,一些產品銷售費用及隱性成本過高,抬高了最終零售價。如山東壽光西紅柿收購價每公斤2.8元,到超市零售價為7.6元,上漲了1.7倍,其間有33個發生費用的項目。商務部統計,我國農產品銷售價格中,流通成本占50%左右。
中間成本的上升,一方面對農民增收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抬高了城市糧菜銷售價格。全國統籌農產品流通渠道,打破省際壁壘,降低跨省流通成本,減少流通中間環節,既可以促進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進而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又可以增加農民收入,降低城市農產品銷價。《中國商報》曾對我國農產品流通模式的革新提出一些新思路。如“農戶直供”模式使農產品產銷雙方直接見面,改變以往“農戶、小販、批發、收購、超市”的多層次流轉方式,中間環節大大減少,產銷雙方成本降低,皆大歡喜。
有的專家建議借鑒日本直賣所的經驗,使農產品流通環節減少為“生產者、直賣所、消費者”,變銷地出售為產地出售,并給予農民足夠的定價權,以節省費用,提高收益。直賣所因掌握更多更宏觀的市場信息,既可指導農民合理化種植,也可減少農產品盲目流動帶來的損失。
千方百計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可以有許多渠道。破除地域性、體制性壁壘,減少梗阻性、盤剝性中間環節,降低農產品遠銷成本,一樣可以起到促進增收的作用。關鍵大概在于是不是做到了千方百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農業部:2月鮮活農產品交易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