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供稿|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研究與傳播中心
本文選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通過調研16個省、直轄市的87家冷鏈物流企業,對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的營商環境、經營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2020年食品冷鏈企業的經營預期及發展建議。
一、被調研企業基本信息
1.被調研企業地域分布與相關業務
本次共調研16個省、直轄市的87家冷鏈物流企業。其中86.21%的企業有冷鏈運輸業務,82.76%的企業有城市配送業務,72.41%的企業有冷庫倉儲業務,20.69%的企業有其他業務,包括冷鏈人力資源、信息技術等服務;另有17.24%的企業提供加工服務。
2.企業性質與規模
按企業性質劃分,被調查企業中76%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占比10%,合資/合作企業占7%,外商獨資企業占3%,其他類占4%。
按企業規模來劃分,50人以下的企業占比27%,50~200人的企業占比31%,200~500人和500人以上的企業各占比21%。
二、2019食品冷鏈企業營商環境
1.2019年食品冷鏈物流相關政策
2019年政府對冷鏈物流業高度重視,7月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寫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家層面出臺的冷鏈相關政策、規劃超過40項,從多維度指導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全年,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冷鏈相關政策、規劃超過100項。
2.2019年新發布/實施的冷鏈標準
2019年發布/實施的食品冷鏈物流相關標準,見表1。
3. 2019年冷鏈物流行業重要影響事件
(1)大噸小標。2019年5月21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曝出了輕卡行業“空車即超載”、“大噸小標”亂象后,藍牌冷藏車上牌和監管更加嚴格。“大噸小標”問題被曝光之前,“金三銀四”的銷售旺季再加上國三車更新換代等契機,前半年藍牌輕卡銷量急劇上升,但5月21日之后,藍牌輕卡的銷量斷崖式下跌。
(2)非洲豬瘟。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豬周期”和地方禁養限養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產量為4255萬噸,同比下降21.3%。調豬向著調肉轉變,國內冷藏重卡需求量激增,以滿足新增的跨區調肉需求,屠宰企業冷鏈需求加大;進口規模越來越大,全年豬肉進口量達到199.4萬噸,同比增長67.1%,港口肉類冷庫資源緊張。
4.2019年食品冷鏈行業競爭壓力
在行業競爭壓力方面,79.31%的企業認為2019年行業競爭加劇,13.79%的企業表示與上年差不多,6.9%的企業表示2019年行業競爭壓力與上年相比有所減弱(在2018年,這一問題調研結果為77.2%、21.7%、1.1%)。傳統冷鏈業務市場競爭激烈,很多企業積極探索新的市場機遇。
2019年冷鏈行業企業大事件頻發,其中G7和丸紅成立合資公司天津吉紅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雙匯和開利、冷王、東風、解放、中集、紅宇等六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順豐冷運、京東冷鏈、蘇寧物流、領鮮物流、萬緯物流、宇培供應鏈、鄭明物流等進行全國性的網絡布局;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40家冷鏈及相關企業發生49起融資事件,如唯捷城配、九曳供應鏈、餐北斗、信良記等。
5. 2019年食品冷鏈行業營商環境
2019年受實體經濟和物流大環境不景氣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受到較為明顯的市場沖擊。在調研中,3.45%的企業認為營商環境非常好,44.83%的企業認為與上年相比2019年的營商環境比較好,27.69%的企業認為和上年差不多,24.14%的企業認為2019年營商環境不太好,3.45%的企業則表示很不好。
三、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1.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總體經營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48.28%的冷鏈企業在2019年經營比較好,34.48%的冷鏈企業認為經營情況一般,17.24%的企業在2019年經營情況不太好。與上年調研結果相比,2019年企業總體經營狀況比2018年更顯嚴峻。2018~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情況,見圖1。
2.2019食品冷鏈企業營業額變動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48.28%的企業營業額有不同程度的增長,31.03%的企業與上年基本持平(營業額變動在±5%以內),20.69%的企業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9年企業營業額變化情況,見圖2。
針對營業額下降的原因,55.17%的企業認為成本增加,51.72%的企業反映訂單利潤低,38.28%的企業表示行業競爭加大,31.03%的企業反映工人難招。13.79%的企業表示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導致營業額下降,比如缺乏特色服務及創新意識、難以平衡碎片化訂單和拼貨成本等。
3. 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凈利潤和成本支出變動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在2019年37.94%的企業凈利潤有不同程度的增長,31.03%的企業與上年基本持平(凈利潤變動在±5%以內),31.03%的企業凈利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企業在2019年成本支出費用前三項分別為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和設備成本。
2019年企業凈利潤及成本支出變化情況,見圖3;
企業各項成本支出排序,見圖4。
4.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運輸環節變化情況
調研結果顯示,在運輸環節的增加項中,2019年超過60%的企業在冷鏈配送里程、配送網點方面有增加,52%的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有所提升;在無明顯變化項中,44%的企業在信息化程度方面無明顯變化,其次為運輸人員和運輸車輛;在減少項中,總運輸量排第一,有32%的企業總運輸量有所減少。
5. 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倉儲環節變化情況
在倉儲環節,61%的冷鏈企業表示總出庫量有明顯增加,55.17%的企業總入庫量有明顯增加;托盤/叉車等設備、信息化程度和倉儲/物流中心建設與上年相比無明顯變化;在減少項中,周轉天數減少最多,34.48%的企業表示周轉天數有減少。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倉儲環節變化情況,見圖5。
6. 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困難分析
針對2019年冷鏈企業在經營方面遇到的問題(見圖6),89.66%的企業表示人工成本上升,82.76%的企業反映企業利潤低,58.62%的企業反饋行業人才短缺,有41.38%的企業遇到了招工困難的問題,51.72%反映行業集中度低、競爭激烈。
7. 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
在冷鏈企業人力資源方面,89.66%的冷鏈企業表示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長;物流人才的培育與企業需求不相匹配,68.97%的企業反映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34.8%的冷鏈企業表示員工忠誠度降低,挽留員工的困難程度增加。2019年食品冷鏈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見圖7。
四、2020年食品冷鏈企業經營預期及發展建議
1.食品冷鏈企業對2020年企業經營預期
在實際調研中,41.38%的人對企業在2020年的經營情況持樂觀態度,有34.48%的人預計企業在2020年經營情況一般,有10.34%的人則表示無法判斷。
2.食品冷鏈企業政策訴求
在政策訴求方面,冷鏈企業希望國家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稅費、標準規范、融資、用地用工等方面(見圖8)。
其中,89.66%的企業希望在稅費方面減免,79.31%的企業希望健全冷鏈物流標準規范,65.52%的企業呼吁在供應鏈體系建設方面進行扶持,51.72%的冷鏈企業希望國家降低融資門檻、給予土地政策扶持(如降低租賃或購置門檻等)、進行用工補貼。
3.食品冷鏈企業發展建議
(1)注重科技對行業的驅動
需求訂單不斷碎片化,運輸線路日益復雜,物流效率要求持續升高,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未來冷鏈行業人的價值在于創造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其他的都需要交給科技。5G商用正式啟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飛速發展,通過科技來賦能冷鏈,才能真正提質增效降本。
(2)充分發掘冷鏈增量市場
不可否認在傳統倉干配冷鏈物流的存量市場,競爭激烈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應該用發展的眼光探尋冷鏈的增量市場,或許會發現新的增長極。比如產地冷鏈、產地供應鏈,就是一個未充分挖掘的萬億級市場。以及社區零售、跨境冷鏈等領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3)未雨綢繆抱團取暖
市場需求還未全面爆發,消費者冷鏈認知仍需培育。可以看到行業中越來越多的強強聯合,不僅與物流同行形成業務合作,同時也與資源方、科研機構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關系,甚至于跨界營銷合作。特別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貿易摩擦、經濟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企業更需抱團取暖共抗風險。
(4)提升安全、環保、節能意識
據中物聯冷鏈委、鏈庫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冷庫事故發生達21起,相比2018年冷庫事故發生次數并未見明顯減少;冷庫是能耗大戶,全國每年冷庫用電費用超過800億元,節能空間巨大。同時要注重綠色能源在冷鏈物流行業的應用。
(5)做好“政策”功課
關注中央冷鏈政策、地方配套實施方案等,善于考慮政策動向,拓展政策渠道,抓住機遇利好。比如近期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開展首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發布《關于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做好“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庫建設工作的通知》等。
(6)快速反應,積極調整業務模式
疫情之下,企業要捕捉危中之機,思考客戶的需求是否有改變、數字化時代如何提升客戶黏性,適應新的消費習慣,調整線上、線下業務占比;黑天鵝事件是檢驗企業能力的大考,關鍵在于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