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天津發布冷鏈2025規劃 7年后實現5大目標(附規劃全文)
日前天津市商務委升級了冷鏈物流標準規劃,發布了《天津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8-2025年)》。
作為商務部、國標委確定的“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城市”,以及商務部、財政部確定的“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天津在冷鏈上經驗、成果值得全國各地相關部門和企業汲取、借鑒。
冷鏈三大問題突出
根據天津商務委主任張愛國介紹,目前天津市冷鏈物流存在3個明顯問題。
第一是冷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冷庫布局有待優化、冷庫設計不盡合理、產地預冷基礎條件欠缺。
例如預冷基礎方面,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智能生鮮店、無人生鮮體驗店(貨柜)、智能農貿市場等。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7-fresh等。但由于小型冷庫缺少組合庫體,同一溫區混儲各類農產品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最先一公里的品質難以保證。
第二是冷鏈運輸發展較為滯后,“板車+棉被”、“泡沫+冰塊”模式依然存在。
第三是冷鏈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2025年實現五大目標
根據農業部預測,2020年全國主要冷鏈產品人均消費水平將達355千克/年,2025年將達399千克/年,天津市發改委預計到2025年天津人口將達到1905萬人,冷鏈物流需求量也將達為762萬噸。
為此,此次規劃制定目標:到2025年,天津基本建成“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服務京津冀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使農產品冷鏈物流和醫藥冷鏈物流水平都位居全國前列,初步建成中國北方國際冷鏈物流基地。
具體包含五大方向:
首先,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協同化水平。將天津市的大中型冷庫、專業冷藏運輸、冷鏈終端銷售網點納入冷鏈物流儲運銷監控服務平臺。
其次,完善冷庫及冷鏈設施規劃與布局的結構調整,新建60-80萬噸冷庫,以滿足京津冀區域和雄安新區的新增需求。
再者,冷庫總容量(不含給域外預留)控制在260-280萬噸;專業冷藏車保有量達到7500輛左右,冷藏運輸率達到80%;冷鏈銷售終端在超市和便利店實現全覆蓋;生鮮農產品和易腐食品綜合冷鏈流通率達到70%。
第四,全面推廣基于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化的移動式產地預冷庫,在果蔬及養殖較集中的區域重點發展。
最后,加快推廣集約型冷鏈運營模式,力爭在全市建設5-6個以冷庫為載體的,集線上交易、線下體驗、分撥配送、流通加工、金融支持、垃圾處理等為一體的集約型載體。
建成“1137S”冷鏈物流布局
天津市商務委最終希望建成“一基地、一中心,三走廊、七通道、多節點”的冷鏈物流網絡;通過“一平臺、三提升、三優化”的建設與完善,實現天津市冷鏈物流體系的“安全、綠色、優質、高效”運行。
期中突出表現在以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節點建設、配送園區建設、冷庫建設、終端建設為目標的冷鏈物流產業空間布局;以節能環保技術和設施應用、冷庫技術提升、可追溯冷藏車為代表的冷鏈設施設備技術提升;以多溫共配、冷鏈物流鏈延伸服務、冷鏈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為代表的新模式發展;以及冷鏈物流標準化、智能化、國際化等方面。
掌鏈全媒體記者 周艷青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