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有多喜歡冷凍食品?” | 欲求不滿的中國冷生活
戳上面的藍字"便利店研究中心"關注我們哦!
冷鏈這個詞,相信大家最近聽到的比較多。如果你常看新聞,那么一定知道“冷鏈”經常和“新冠”在同一篇文字里出現。當然了,我們今天不說“新冠”,我們只是談談冷鏈本身。
冷鏈物流除了“冷”這個字是對溫度的要求,“鏈”更是對流程和時間的要求。日本作為一個零售大國,大家也知道便利店這個業態在鄰居那里發展的非常成熟。便利店最離不開的就是冷鏈,所以我們來看看隔壁日本的冷鏈是什么樣子,又和我們本土冷鏈有什么不同。
日本冷鏈在時代中催生
據日本冷凍食品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人均冷凍食品消費為22.9千克,根據華創證券分析師的觀察,1968年-2018年這大約50年內,日本人均冷凍食品消費從 0.8kg提升到22.9kg。
1968年-1989年:從人均 1kg 不到提升至人均 10kg,耗時 24 年。
1990年-2004年:從人均 10kg 提升至 20kg,僅耗時 15 年時間。
2004年-現在:維持在人均 20kg 附近波動,沒有再出現大的提升。
這組增益數據意味著人均消費20 KG冷凍食品是一個可參考的天花板。也就是說,誰能想出辦法讓我吃40斤冰棍兒,誰就是王者。
日本人均冷凍食品消費
那么一年40斤的日本冷凍食品業態是如何起步的呢?
事實上日本冷凍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始于餐飲業,對于冷凍食品的需求在1998 年達到高點。
而零售渠道的需求保持了更持續的增長。在近十年中,冷凍食品在零售渠道上明顯比餐飲渠道的走勢更強勁。
日本冷凍食品生產力分布
從外食支出占比中可看出,60年代外食占比僅為7%左右,80年代后期提升至16%左右,此后進入了緩慢增長和區間波動。
日本外食支出占比
從產品生產量結構看,日本的調理食品在冷凍食品中的占比從60年代年的30%持續上升至2018年的89%。
最后從冷凍食品消費來源看,農產品產比39%,約112萬噸,調理食品167萬噸,占比58%,其他占比約4%。
日本冷鏈市場發展啟示錄
那么日本冷鏈市場為什么能有這樣高度的發展?背后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經濟增長本身。日本人均GDP,在1968年時是1500美元,到了1995年首次突破4.3萬美元,尤其在84年到95年的十多年間,復合增速達到13%。很明顯冷凍食品消費增長趨勢緊緊跟隨著人均GDP。
日本人均GDP與人均冷凍食品消費
第二,社會結構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家庭人數規模逐漸降低,從4人下降至3人以下。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是10人家族,有一個人專職做飯顯然是更劃算的。而相對于大家族,小家庭的烹飪成本就顯得不那么經濟了。所以更多家庭會選擇更簡單的吃飯方式。
日本家庭規模與人均冷凍食品消費
另外,冷凍食品的銷售提升和女性進入職場也存在很大關系。日本女性勞動力占比呈現上升趨勢,1975年后女性勞動力占比不斷提升。夫妻雙職工讓做飯的時間逐漸減少。
兩項因素催化了日本居民外食占比的提升,以及對居家經濟中方便經濟的速凍品類消費需求提升。
日本勞動力結果與人均冷凍食品消費
日本冷鏈之王:日冷
說完社會背景,這里給各位引入一個日本冷鏈企業的案例。日冷是日本最大冷運服務商,世界排名第五,其業務分為冷鏈倉儲與冷鏈配送兩部分。
日冷的本土業務營業利潤103億日元,占比90%,其中倉儲業務利潤64億日元,占日本業務的62%,整體的56%,物流業務利潤39億日元,占日本業務的38%,整體的34%。
2019年日冷收入占比
從營業利潤率角度來看,整體物流業務5.7%,其中日本本土6.5%,物流4.2%,倉儲9.8%,海外3.1%。本土利潤率明顯高于海外。
日冷能到達這樣穩定的利潤率,背后有兩個原因。第一,日本冷鏈物流行業處于成熟期,具備穩定的盈利模式。日冷的市場占有率又是TOP1,占比達到約10%。巨頭的規模優勢不可撼動。第二,優質的服務使得下游客戶較為穩定,也保證了公司業績持續平穩的上升。
日冷物流營業利潤率與凈利率
日冷的核心競爭力離不開完善的倉儲網絡與精細化的服務。首先,日冷擁有完善的倉儲配送網絡,他們在日本全國范圍建成運營7大區域的冷庫公司,75個轉運中心,總計152個物流中心。
日冷集團再日本布局的冷運中心
其次,日冷具備精細化倉儲運營管理。目前下游客戶總數超過2000 家,面對下游客戶需求非常多樣。以往僅對物流過程中的個別項目進行優化,有一些無法解決的關鍵問題,比如運輸配送的成本降低和物流質量的提高。日冷通過對整個物流過程的調查、分析、構建及實現等步驟,實現了全面優化。
低溫物流服務范圍
中國冷鏈能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嗎?
從人均冷凍食品消費角度說,我們目前相當于日本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水平,也正是日本人均冷凍食品消費保持較好增速的階段。從社會背景看,現在中國人均GDP 也與日本80年代相近;家庭規模平均人數也從2000年的3.4人降至3人,和日本的社會結構也趨于一致。
所以說,對于中國冷鏈企業而言,現在很可能是一個持續增長的機遇期。
中國現有的冷藏容量僅占貨物需求的20%到30%,大約有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大量奶制品和豆制品存在著需求空白。
商務部專家曲江說:“其實中國的農產品種類是非常復雜的,所以我們看到對于冷鏈物流的要求其實都不一樣,怎么樣把現有的資源先盤活?”把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從20%提升到50%,然后再進行建設。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另外,剛剛我們也講,中國對于冷凍食品的消費量還比較少,產品開發也是一團糟,畢竟你在超市看不到太多想吃的冷凍食品,但是未來市場一定會擴大。想要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對于高速公路、冷凍·冷藏倉庫的要求很高。
在2010年的時候,中國發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要求快速整備整條冷鏈物流基建。
但是老話說得好,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發達城市和內陸地區的情況大不同。就拿上海為例,冷鏈整備程度很高,不光是日系零售商,在本土超市里也能看到和東京銀座高級餐廳里一樣的新鮮蛋糕。但是如果你住在內陸城市,就很難在同樣的場景下享受那一絲日式氛圍,因為那塊蛋糕會變質。
我們從國外進口的冷鏈商品,大多還是冷凍品。冷藏鮮食需要保持恒定溫度區間,并不是“凍”就完了。所以我們可以想一下,一塊來自銀座的蛋糕一路保持4℃飛到上海,如果能再飛到西安的餐桌上,將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中國的冷鏈物流的供給能力相對薄弱,與之對應的是市場的爆發性需求增長。畢竟,我們都想在禮拜天的下午享受片刻的海外風情。目前,中國冷鏈物流交易額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如何滿足這些舌尖上的欲望,可以說是中國冷鏈企業的機遇了。
編輯 | 便利店研究中心
作者 | 范海明
免責聲明:文章報告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或未標注來源,部分文章報告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十分抱歉。如來源標注有誤,或涉及作品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
▲2021便利店營銷日歷大全!(建議收藏)| 干貨
▲是什么讓我們可以注射新冠疫苗?
▲便利店+超市,運營難點在哪?解決方案快來看
解讀便利店,賦能零售人
商務合作請電話/微信聯系:010-88114464
戳點贊、在看,收獲好運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