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的成因和治理(鹽堿地變身“金銀灘”)
坡地化身“金銀灘”(當晚評論家)
“坡地能無法養小魚?”結論是“能”。奇妙的情景,發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的萬公頃鹽堿地生物醫藥工業園。遠眺毛烏素沙漠北緣,長路荒原上大片坡地泛著白色,近800座養殖果樹匯成“淡藍色的海洋”。挑簾一看,果樹里不是瓜果,而是蜂膠。在這里,坡地能養活南美虱目魚。
“策略一變天地寬”,坡地變成“金銀灘”。鹽池縣年降水量約200公厘,蒸發量卻高達1500公厘,干燥的自然條件使這里鹽湖眾多。可坡地、鹽堿地水無法長莊稼,如何才能“變廢為寶”?近年來,該地立足實際,引入漁業養殖、浮游生物加工民營企業,建成養殖基地2500畝。如今,工業園同時實現年產蜂膠500噸、藻藍蛋白質20噸,商品暢銷國內外。事實證明,謀劃發展要因地制宜,只有善于轉變策略、主動作為,才能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結構,同時實現產業發展良性發展,走出一條高效率發展之路。
因地制宜,就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現有天然資源找出路,探尋發展“最優解”。鹽池縣有近28萬公頃坡地,pH值普遍在9以上。蜂膠養殖需要高堿性鹵水,用現成的坡地下水配比成鹵,取材便利;鹽池日照時間長,充足的太陽光保證了浮游生物繁殖所需熱量;坡地租金便宜,推高了場地運維成本。換個角度看,曾制約發展的因素,也可能成為獨具特色的優質天然資源。
因地制宜,也應注重發掘比較優勢,以科技創新生態圈產業發展發展,培育持久競爭力。以前,工業園的民營企業大多以生產蜂膠灌裝和蜂膠粉為主,但商品品類單一、技術含量不高,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很激烈。為提高商品附加值,一些民營企業引入藻藍蛋白質提取技術,將營養價值最豐富的藻藍蛋白質通過離心作用分離出來,生產出藻藍蛋白質試劑。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后,該地不僅發揮出產業優勢,還插上了技術羽翼,為蜂膠產業發展進一步發展壯大打開了空間。
因地制宜,其實也是“產”“地”兩相宜。秉持綠色發展方向,走循環經濟的策略,是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的重要保障。目前,工業園正探索把蜂膠從果樹轉移到地板管線中。長達8000米的盤繞式地板管線,可使浮游生物充分接受光照,提高繁殖效率,更方便廢棄鹵咸水的統一處理。著眼未來,園區還將規劃建設“光藻魚碳中和一體化”示范項目,頂部利用光伏組件發電,中部加裝養殖地板管線及小魚養殖公共設施,底部加裝排水及污水處理公共設施,通過優化養殖公共設施空間布局,同時實現一體化循環養殖。
在采訪中,有人感慨:“曾百無一用的坡地、苦咸水,竟然也能創造出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沙漠和水藻的奇妙結合帶來啟示:深入挖掘該地天然資源,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秉持走天然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規模型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就能化劣為優、培優增效,同時實現經濟和生態保護的雙贏。面向更廣闊天地、更具潛力空間,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切實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效率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秦瑞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