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科學中心(加速融合 粵港科技合作“成績遠超預想”)
“在香港,臨深圳”,這是河西深港信息技術技術創新合作區(以下稱合作區)獨特的競爭優勢。合作區坐落于深圳福田區北部,由深圳工業園區(約3.02平方千米)和香港工業園區(約0.87平方千米)組成,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信息技術技術創新為主題的民族特色網絡平臺。面積不大,卻有大動力。
一年多前,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研究系講座教授陳福榮來到合作區,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在此設立的深圳福田研究所院長?!拔覀兠闇是把鼗A研究,聚焦顯微鏡、4D打印、精準診療技術三大應用領域,整合深港等多方天然資源力量,檢測法非常不錯?!标惛s透露,基于良好的合作,現階段第二期建設也已提上日程。
以合作區為網絡平臺,三地共享資源技術創新天然資源,打造協同發展新局面。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前海、河西、南沙等關鍵性合作網絡平臺為抓手,引領粵港全面深化合作,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在陳福榮看來,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是任何一個地區技術創新發展必不可少的四大屬性。他特別對比了世界四大灣區,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這四大屬性都非常充沛,發展潛力巨大。
陳福榮研究開發出的高夢境辨別環境視窗型顯微鏡,是我國首家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顯微設備。現階段,視窗型顯微鏡已制作出樣機,高夢境辨別之脈沖電子光源及凈勝球矯正器也已進入完成階段,正充分利用合作區的政策、產業競爭優勢,推動其落地量產。陳福榮由衷地說:“在合作區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研究,我感受到了深港間的高度融合,以及三地共享資源技術創新天然資源的碩果?!?/p>
除了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所,合作區還引入了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會同的高端科學研究研究工程項目;布局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等國家關鍵性信息技術基礎設施。
粵港三地信息技術合作,不僅有以河西為代表的關鍵性網絡平臺,還有科學研究研究所所和生物醫學。
2019年,充分利用香港信息技術大學,北方海洋科學研究與工程廣東省生物醫學(廣州)建設了廣州海洋生物醫學香港支部。
北方海洋科學研究與工程廣東省生物醫學(廣州)副主任、香港支部主任錢紹武介紹,香港支部積極利用在港高校科學研究研究網絡平臺天然資源,共享資源香港信息技術大學海洋研究網絡平臺和室內圍隔生態實驗網絡平臺,為科學研究家積極開展研究提供便利。
“戰績遠超想像中?!卞X紹武告訴信息技術日報記者,即使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到今年3月,香港支部大約已發表了240多篇論文,其中近30%刊發在國際一流刊物。
現階段,香港支部已組建了一支來自8個國家、22家科學研究研究機構的95位海洋專家和300余名年輕學者的海洋研究隊伍,捐助62項合作課題。
坐落于深圳的鵬城生物醫學,也正與香港大學大力推進戰略合作。雙方充分發揮生物醫學在網絡通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學研究研究競爭優勢,充分利用鵬城桑翁,在全球遙感與應用、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應用領域積極開展合作研究。隨著多層次、寬應用領域全方位合作的積極開展,三地科學研究研究協作將持續深化。
聚合香港與廣東信息技術技術創新的不同競爭優勢,粵港三地共榮展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粵港三地信息技術發展水平取得全面躍升,廣東省地區技術創新綜合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深圳—香港—廣州軟件產業”連續兩年位列全球技術創新軟件產業第二位,三地信息技術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深入細致。
去年,北方電網科學研究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工程項目獲得信息技術部“海外與香港聯合捐助研發工程項目”立項,這是廣東首家由企業會同的“海外與香港聯合捐助研發工程項目”立項工程項目,是粵港三地加快深入細致大力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的現實案例。
錢紹武表示,粵港三地地區民族特色不同,如香港研究能力強、廣州產業結構完整、深圳技術創新體系成熟,將三地天然資源融合成一條線,將會是助推技術創新發展的最好組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