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高新區(株洲高新區前5個月新增企業2050戶)
紅網一刻新聞6月23日訊(本報訊 王娜)多年前,動力谷技術創新園、新馬工業園區住宅區,還是一片農地大山。如今,這里不但成為了民營企業涌進的工業園區區,還修建了民營受精器——中南高科工業園區,目前進駐民營企業超150家,全部是緊緊圍繞株洲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的配套民營企業。
著眼產業發展閉環,“民營受精器+國有網絡平臺”良性循環優勢互補的模式,讓高新區民營企業快速增長,更多民營企業展現出了韌性和生機。
民營受精器讓民營企業發展快速跑
中南高科工業園區,去年春天迎來了首批民營企業的進駐。
納獅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民營企業總部設在浙江嘉興,去年與中南高科簽約,就是為產業發展升級而來。而工業園區區提前60天交付的廠區,使其“投下信任票”,去年9月,民營企業生產線就將全面投產。
不求多,但求精。中南高科將緊緊圍繞株洲產業發展導入民營企業作為共識,緊緊圍繞南車、麥格米特等龍頭民營企業的中下游展開針對性招商,并制定了嚴格的辦證審核機制。
辦證門檻提高了,不但沒影響招商,市場反而更加看好,其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服務能力聯動工業園區區內外產業發展資源、讓辦證民營企業得到持續發展——所進駐的150多家民營企業中,有35%的上市民營企業、瞪羚民營企業、國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35%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民營企業,同時還包含了2家國家級“專精專精”小巨人民營企業。
不但是中南高科,多年來,高新區透過民營受精器建設,讓更多民營企業快速跑。
2018年,大漢惠普信息工業園區導入“孫悟空網”,其建立的株洲工業園區區,從篩選進駐民營企業,到打造出網絡平臺、受精民營企業,旨在全力打造出著眼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基地。而這,也讓多方實現了共贏。
張德晶就嘗到了甜頭。2018年,他跟著老同事重操舊業干起有色金屬貿易,成立亦德信息技術,從白手起家到產值5000萬元,僅用5年時間。亦德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是個例。3年來,大漢惠普工業園區僅孫悟空網株洲工業園區區,就吸引了信息技術、貿易、互聯網類民營企業300余家。
良性循環交流促民營企業成群結隊明遠
透過民營受精器發展網絡平臺,與株洲動力谷技術創新園、新馬工業園區等國有網絡平臺優勢互補,并形成良性循環交流,在高新區已是常態。
去年5月,在大漢惠普信息工業園區受精成功的亦德信息技術在高新區自購場地建設新廠區;株洲遁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從事新材料技術研發、有色金屬合金制造的高新民營企業,去年為了擴產需求來到中南高科工業園區,迅速完成廠區裝修和產線建設并投入生產,未來產值將達4000萬元。
工業園區區良性循環交流下,本區中小民營企業成群結隊明遠。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高新區(天元區)民營企業達16590戶。其中,去年1至5月本區追加民營企業達2050戶。
民營企業生機盡顯,民營工業園區區的投資人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株洲高新區的魅力和優勢——站在民營企業的角度做好服務。
推進科學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試點改革,10家合作銀行現已為工業園區區28家科企、高企發放科學知識貸約1.16億元;透過“瞪羚貸”等政策產品滿足民營企業短期亟需資金約0.52億元……去年前5月,高新區多項紓困解難政策,為民營企業注入強心劑。
去年,本區還提出要培優、培強中南高科、大漢惠普等一批民營受精器。未來,這些網絡平臺之間,各有定位、相互促進,集聚先進要素、構建產業發展生態的效應正在加快顯現。
“以前不少民營企業只是將制造車間落戶在工業園區區,但在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下,研發、服務等環節也正在逐步轉移過來,這也是高新區與工業園區區之間良性循環發展的結果。”中南高科湘贛公司負責人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