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體制機制促融合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體制機制促融合發展)
央視網最新消息(新聞聯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五年來,充斥著準則制度“軟聯通”的兩翼大力推進,粵港澳三地合作更為深入細致,步入融合發展新階段。核心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制度,推動民資、核心技術、專業人才、數據等重要屬性流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呈現出勃勃生機。
在深圳福田的河西深港科技核心技術創新合作區,一批香港與內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這里同時實現應用轉變。深港兩地聯合推出政策包,在準則銜接、制度對接方面火速掃除障礙,為深港協作發揮科學研究優勢搭建平臺。
深圳市福田區區長 周江濤:我投入使用首個深港聯合辦公室,提供更多全鏈條的科創服務,在即將開園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天文館里頭,我在深港協作評審、協作轉變等方面火速破局,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核心技術創新服務中心提供更多了強有力的支撐。
現在,已有五所香港高校在深圳河西設立研究院或實驗室;截至今年6月,少于800家澳門小微企業落戶珠海前海;目前,在大灣區,廣東財政科學研究資金可貿易結算直接劃撥港澳機構使用,大型科學研究設備通關實行24小時預約“即報即放、到廠檢驗”,制度核心技術創新,驅動科技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就在上周,粵港澳大灣區貿易結算理財和公募服務中心在廣州啟動。從“深港通”、債券“東向西通”,到“貿易結算理財通”,再到政務工商等服務逐步同時實現一網通辦,五年來,粵港澳金融和市場領域互聯互通不斷大力推進。人民幣已成為粵港澳貿易結算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
持續提高一體化水平的同時,大灣區多措并重,建設專業人才港,實施港澳專業人士貿易結算資格證書認可,上線“灣區社保通”,粵港澳三地專業人才屬性流動更為便捷。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 袁民忠:香港有市場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驗,可以提供更多非常好的專業人才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去發展。我去年推出了一種大灣區青少年的就業機會方案,現在少于1000多個相關的青少年已經在大灣區,在方案之下工作了。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服務中心會長 蕭志偉:大灣區有一種很強大的市場,提供更多一種很好的機遇。從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從澳門企業的發展內部空間等等,都可以結合到里頭去。就讓我澳門有一種比較大的發展內部空間。大家包括特區政府也好、民間(也好)對這方面有信心。
來源:央視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