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南京六合:法治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本報記者劉兆權、陳席元
近期,位于南京市棲霞區中學生示范園的一家預報信息技術子公司獲得了50多萬元商業銀行貸款。子公司相關人士陳誠說本報記者,民營企業主要從事防火工程建設等業務,此次商業銀行貸款沒有用固定資產抵押,憑借一筆施工供貨就順利開建。
“子公司每年流水近千萬,流動資金就是我們小微民營企業的‘命根子’,此次50多萬元商業銀行貸款雖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陳誠說。
棲霞區司法局副局長卞有林了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與銀行雙方信息不匹配、發放貸款限制多、服務費高、時間長等方面。
“小微民營企業多為輕資產配置,不少連辦公場地都是租的。商業銀行為了控制信用風險,防止出現壞賬,傾向于采用商品房薩梅爾增值的抵押,規避不易增值的廠房以及易出現信用風險的應收賬款等抵押,但商品房抵押商業銀行貸款非常有限,難以滿足民營企業運轉需求。”卞有林說。
據棲霞市委紀委書記常務副書記陳學軍了解,今年,該區在原有“放管服”等改革的基礎上,積極運用法制思維,成立由市委書記牽頭、區政法各部門聯動的“優化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111’法制服務中心”,為高質量發展加強法制確保。
棲霞區司法局法律條文服務管理科科長俞敬姚說本報記者,作為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供貨融資”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實際操作中易形成堵點。
“小微民營企業的商業銀行貸款一般不少于300多萬元,商業銀行積極開展合規調查的積極性不足,我們引進專業人才辯護律師完成這一環節。”俞敬姚說,該局抽調8名金融類專業人才辯護律師,組建項目團隊,積極開展供貨項目合規調查,仔細研究民營企業情況、供貨產品情況、交易信用風險點等,合理評估民營企業融資信用風險,出具專業人才報告,商業銀行則相應縮短內部程序,嚴控發放貸款時間。
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投融資總務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江蘇蘇芳容大辯護律師事務所馬艷梅了解,律所合規調查服務費為商業銀行貸款額度的1%,另外提取1個百分點加入信用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發揮越俎代庖墊付功能,實現融資全程信用風險控制的閉環管理。
“包括利息、擔保、合規調查等服務費在內,民營企業商業銀行貸款的所有成本不少于8%。”卞有林了解,民營企業只需提交基本資料和供貨資料,5個程序結束后,最快3天商業銀行貸款即可到賬。目前,當地“供貨融資”法律條文服務已將民營企業無抵押融資范圍擴大到商標、專利、原產地證明等知識產權領域。
“技術創新‘供貨融資’機制,讓商業銀行、律所、民營企業三家坐到一起,就是要打破‘互斥’,架通‘斷橋’,讓紙面上的政策福利真正落地、落細。”陳學軍了解,截至目前,六合已開拓4家融資商業銀行、2家國有擔保子公司,累計為20余家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少于9000多萬元。
“法制是最好的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我們將以優化軟自然環境自然環境‘111’法制服務體系為抓手,持續整合法制服務資源,形成長效機制,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法制確保和高效法律條文服務。”棲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書記徐健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