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倒逼、供給推動與中國農產品冷鏈體系的建設
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價格信號的引導實現供需之間的有效對接是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的核心。隨著農業社會化大生產的推進和專業分工的細化,流通作為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在實現農產品的產銷對接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高效的流通不僅能降低流通成本、挖掘價格,而且能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消費者福利。在社會經濟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區域化加速推進的大環境下,我國農產品流通產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在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如何減少流通環節的損耗、提高流通效率顯然已成我國農產品流通產業未來發展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冷鏈運輸作為一種新型的流通模式,在減少流通損耗、保證產品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詳細分析我國農產品冷鏈體系建設的動力機制、相關利益主體的成本分擔與利益分享和具體的建設模式。
一、我國農產品冷鏈體系建設的動力機制
在小農家庭經營的情況下,小生產與大市場如何有效對接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一直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主要的解決方式是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批發市場等企業實體或中介組織。事實上,在小農生產規模既定的情況下,通過區域化種植形成生產的外部規模也是一種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的有效途徑。顯然,實現農業生產的區域化種植必須要有完善、現代的流通方式相配套;與生產集中相伴隨的是遠距離、大規模的產品運輸,對于大部分鮮活農產品而言,如何實現長距離的保鮮運輸是生產能否集中的前提條件,冷鏈運輸便成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有效模式。
冷鏈運輸的核心是農產品整個流通環節都在一定的低溫下運輸,主要是保持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口感、降低水分損耗、防止腐爛變質;冷鏈運輸在降低損耗的同時,顯然還會帶來高昂的成本,冷藏車的價格一般是普通車價格的2-3倍。為了保證農產品冷鏈運輸的效果,必須整個流通環節都保持在一定溫度下。生產環節需要保證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零售商統一收購后必須用冷藏車運輸到銷地或產地批發市場;產地批發市場的交易場所也必須要控制在一定的溫度之下,建設保溫棚或冷庫等相應的制冷設施;從產地到銷地的運輸環節顯然也必需要用冷藏車運輸;到達銷地批發市場后,批發市場的交易場所也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之下,交易完畢后,一部分產品通過超市直接進入零售環節,一部分產品通過社區集貿市場直接進入零售環節,一部分產品通過二級批發市場再進入零售環節,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口感,零售環節以及從批發市場到零售的運輸環節也必須在一定的冷藏設施下銷售。這樣,從產地采摘最終到消費者的餐桌,整個流程都需要在一定的冷藏設施。因此,冷鏈運輸本質是一個體系,只有在每個流通環節都有完備的冷鏈設施才能真正建設高效的冷鏈體系,才能有效保障所運農產品的質量。
圖1 農產品冷鏈體系流程圖
在小規模家庭生產的制度約束下,我國農產品流通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格局,我國整個流通環節主要包括集中-長途運輸-分散等三個階段,核心是農村生產的農產品如何滿足城市消費的問題。冷鏈體系的建設必須覆蓋整個流通環節和交易場所才能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降低損耗率,因此,建立冷鏈體系需要巨額的初始投資和運轉費用,必將顯著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成本,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終端銷售價格。針對冷鏈體系建設的兩個主要作用,即降低損耗、保障質量,建立冷鏈體系動力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需求倒逼,一個是供給推動。從保障質量的功能看,隨著城市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檔次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新鮮農產品的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相應增強,進而從需求的角度倒逼冷鏈體系的建設,此時的冷鏈體系建設費用將主要通過農產品終端價格的提升由消費者承擔;從降低損耗的角度,由于冷鏈體系的建設增加了城市農產品的供應數量,在消費者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一定的前提下,建立冷鏈體系只能采取供給推動的方式,由政府主要投資。這樣,冷鏈體系的雙重功能決定了冷鏈體系建設的雙重動力機制和雙重投資主體。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食品冷鏈物流呼喚行業標準
下一篇: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難點與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