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大灣區冷鏈服務水平?
在中國地圖上,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一一連起來,就組成了粵港澳大灣區。
從港珠澳大橋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從廣州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到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從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再到跨境理財通,隨著重大基礎項目的相繼建成與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不斷推進,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漸次形成,逐步實現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目標。
滿足需求 轉型升級
龐大的交通、經濟、政策、技術和人才等綜合資源的優勢,無疑為大灣區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和消費結構的升級,社會對保鮮食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冷鏈物流保障食材供應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總人口超過7300萬人,GDP總量超12萬億元,人均GDP達15.8萬元,經濟與社會規模與世界第11大經濟體韓國規模相當,持續繁榮的經濟活動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
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眾多頂級港口上,聚集了中國80%的供應鏈企業,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也超過了300余個,隨著政策的傾斜與融資扶持,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互和流動,都為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產業土壤,催生了大量的冷鏈物流企業在粵港澳地區開展冷鏈服務,2021年大灣區食品冷鏈需求量已突破了2600萬噸,食品冷鏈物流規模突破400億元。
在種種得天獨厚的條件背后,大灣區的科研技術力量也相當雄厚。40萬名從事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創新發展上不遺余力,為冷鏈物流企業提供了資源和技術上的支持,其突出的國際貿易制度創新優勢,承擔著促進我國冷鏈物流與世界接軌的國際窗口的作用,也推動著對冷鏈物流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
政策環境方面,冷鏈物流利好政策頻出,為冷鏈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樞紐。2021年底,作為我國冷鏈物流領域第一份五年規劃,《“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出臺,對加快我國冷鏈物流健康快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規劃》進一步突出了冷鏈物流的戰略地位,確立了發展任務與目標,為冷鏈物流在新形勢新格局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提出要建設我國現代冷鏈物流體系,打造“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建立“321”冷鏈物流運行體系。并強調緊扣三大關鍵環節,構建冷鏈物流“產—運—銷”新通路。《規劃》的發布能夠持續提升冷鏈行業景氣度、堅定企業信心,給冷鏈產業生態注入強心針。
積極求變 順勢發展
大灣區的體制優勢、地緣優勢以及開放性、消費需求的升級等客觀因素都會帶動區域內的冷鏈產業駛進快車道。“十四五”時期,隨著大灣區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提升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化程度和振興鄉村戰略推進,區域內冷鏈物流市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電商國際化加快了國內冷鏈服務的國際化對接,國際生鮮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對綜合服務能力要求提高,具有分銷職能的冷鏈供應鏈類型的企業快速崛起。“電商下鄉”推動“冷鏈下鄉”新思維,讓城鄉交界的冷庫建設迎來大的發展機遇,農產品進城、出口需求,加快了F2C模式發展。
另外,隨著冷鏈物流行業成為“明星行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和集團的青睞,大灣區是我國資本和大型產業集團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域,將會不斷有資本和產業集團跨界布局到冷鏈物流行業中來。筆者認為,未來冷鏈物流行業將不斷涌現新的競爭者,最終使冷鏈物流的服務形態變得更加多元化。
并且,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倒逼冷鏈物流標準落地,生鮮電商之間的競爭使冷鏈服務標準越來越透明化、標準化,而移動二維碼等新技術的應用則使標準動態監控成為可能。大灣區作為信息技術和冷鏈物流引領全國發展的地區之一,有望率先推動技術與行業結合助力標準在區域內落地。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冷鏈物流技術不僅被積極的借鑒與引進,適合大灣區背景下冷鏈技術也在不斷問世。如一系列先進保鮮技術、溫控技術、冷鏈設備等,能夠改進冷庫冷藏車等設備的運行效率,注重綠色低碳發展,減少污染,實現冷鏈物流的高效運作。但受物價、城市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灣區冷鏈發展也存在很多限制,如部分冷庫資源利用率不足等問題,有待于通過未來冷鏈設備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以及資源優化利用和相關技術的提高來協調,這離不開對國際化、復合型、多層次的冷鏈人才的培養,加強人才與冷鏈需求的融合,才能應對新的市場需求。
提升服務 壯大規模
在筆者看來,未來國家推動區域冷鏈物流網絡的建設,還需從四個方面著手:
加快頂層設計,形成大灣區冷鏈“一盤棋”。加快出臺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制定大灣區冷鏈物流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發揮政府在規劃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為大灣區冷鏈物流未來發展布局和實施路徑提供行動指引。
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促進大灣區冷鏈創新發展。大灣區各方具有不同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在助力冷鏈物流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分析地區特性及市場需求,結合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要求,創建適宜冷鏈行業發展的環境,最大化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避免出現資源浪費或過度投入的情況,助力大灣區冷鏈物流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的搭建。
培養骨干企業,壯大冷鏈市場主體。積極培育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尤其是重點培育承擔著保供應惠民生的國有冷鏈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一方面加大對冷鏈國企的財政補貼力度和融資貸款利息優惠力度,著重扶持和打造國企冷鏈示范品牌,提高國企競爭力;另一方面重點支持冷鏈物流企業向產業鏈、供應鏈延伸,鼓勵和扶持傳統冷鏈物流企業向 “網絡化冷庫+生鮮加工配送”“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模式轉型,壯大經營規模和發展實力。
加強人才培養,奠定冷鏈發展基礎。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資源優勢,完善政產學研用結合的多層次冷鏈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組建“理論+實踐”的行業復合型人才團隊;鼓勵高等院校深入對接行業需求,建立冷鏈物流方向專業,課程體系設計順應職業化、流程化、模塊化與彈性化,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等,推動冷鏈人才多元化發展,培育全方位多層次的冷鏈人才。開展以應用為導向發展冷鏈物流繼續教育,為大灣區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人才儲備及保障。
筆者認為,未來大灣區內冷鏈設施設備會逐漸完善,各個環節會持續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完成冷鏈人才國際化的培養,通過粵港澳三地冷鏈管理經驗的相互借鑒等,全面提升大灣區內的冷鏈服務水平,助力消費市場轉型升級,為冷鏈產業創造更加適宜的發展環境,以迎合大灣區未來冷鏈物流市場需求。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