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醫藥供應鏈優化的關鍵之年,醫藥冷鏈有哪些特點和趨勢?
順勢而謀,共贏醫藥冷鏈新發展
——在2019(第八屆)中國醫藥冷鏈峰會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我國是世界上醫藥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是世界第三大醫藥市場,2015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2019年,是我國新醫改進行的第十個年頭,更是相關工作加速推進的一年,從頂層設計上,就決定了這一年是醫藥供應鏈加劇變革的一年。《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國醫藥物流總費用為613.92億元,同比增長12.90%。統計估算,2018年醫藥冷鏈市場規模為2625.53億元。
一、 醫藥冷鏈物流發展的特點
回顧過去的一年,醫藥冷鏈物流領域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政策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加強冷鏈運輸貯存質量監管,2016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冷鏈(運輸、貯存)管理指南》,20
二是產品全生醫藥冷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
三是醫藥冷鏈產品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第三方物流加速發展。目前,以國藥、華潤、上藥、九州通四大全國性流通企業,以及廣藥、華東醫藥、南京醫藥等區域龍頭流通企業為主導,多個物流服務商共同服務的流通模式已經基本成形。各個環節的參與方基本就位,社會物流在運輸配送環節參與度占比超過一半。
四是醫藥冷鏈基礎設施設備數量持續增長。據分會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底,我國醫藥物流冷藏庫、陰涼庫冷庫面積總和較上年增長15.87%。2018年我國醫藥物流冷藏車5060輛,較上年增長30.08%。這一方面得益于醫藥冷鏈市場的擴大,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企業對于醫藥冷鏈物流的嚴格要求。
二、醫藥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問題
在看到積極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應冷靜分析,目前,我國醫藥冷鏈行業仍舊存在幾點問題,主要體現在物流成本高、標準化程度不高、全流程追溯體系尚未健全、社會誠信體系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幾個方面。
去年,我們就提出過類似的問題,今年我們能發現,國家相關政策在追溯方面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要求,但具體的執行部分,仍舊需要指導細則,并且企業端的落地需要一定過程。
受到冷鏈產品特殊性以及資源整合程度低的影響,物流成本商品損耗仍舊較高。標準化程度不高主要體現在設施設備標準化以及物流服務標準化方面。當前,國內依舊缺乏具有醫藥冷鏈專業系統知識的人才,開設醫藥冷鏈專業的高校仍舊很少。
三、醫藥冷鏈物流未來的發展趨勢
縱觀我國醫藥冷鏈市場,未來有以下幾點值得大家關注:
一是“冷鏈”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受到老齡化、臨床研發、疾病診斷等因素影響,醫藥“冷鏈”產品市場將會持續高速增長。并且隨著對醫藥產品溫度要求的提升,“恒溫”產品市場規模不可小覷。
二是以生產、終端為基礎,進行供應鏈服務雙向延展。醫藥流通鏈條的縮短,倒逼各類企業重新思考價值定位,但把握住前端生產和終端銷售,始終是變化中的不變。面對新的形勢,向研發端,向消費者雙向延展,會發現新的市場機會。
四是,供應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協同發展至關重要。目前醫藥冷鏈物流市場依舊較散,對于單個企業來講,倉庫滿倉率、車輛滿載率并不是十分可觀,倉配資源的整合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未來,醫藥冷鏈市場逐漸走向規模化。
五是技術將繼續賦能醫藥冷鏈物流。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醫藥冷鏈物流將會呈現智能化的特點,技術將改變我們傳統的“認知”,亦會帶來新的突變。
2019年和2020年,對于醫改推行、對于醫藥供應鏈優化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面臨行業的變化,我們需要,順應形勢,提前謀略,把握時機,共贏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鏈藥品管理1
下一篇:劉小平:藥品GSP與冷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