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標準化(二)丨冷鏈物流標準中的食品追溯法要求及各國記錄要求對比
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國際食品貿易和物流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冷鏈食品的需求和質量要求也隨之提升。相比常溫物流,食品冷鏈體系對運輸及倉儲環境的要求更高,其食品安全問題的來源也更為繁雜,因此冷鏈物流中的食品追溯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圖1. 2017-2021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及增速
國際層面上,國際標準化組織冷鏈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315)于2020年5月發布了ISO 23412:2020 《間接、溫控低溫配送服務 - 具有中間轉運的低溫包裹的陸路運輸》。該標準建議低溫配送服務商在其工作流程中考慮可追溯性,以便通過低溫配送服務的可追溯性證明其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可追溯性涉及低溫配送服務完整過程中的數據抓取、存儲及對外提供。
各國家(或地區)亦在冷凍食品及冷鏈運輸領域發布了相關標準。歐盟第178/2002法案提出冷庫運營者和冷鏈運輸者作為食品經營者,有責任進行追溯記錄;第37/2005號法案對人類消費的 速凍食品的溫度監控作出要求;第853/2004號法案對批量冷凍和儲存動物源性產品時的冷凍及儲存過程、標簽改變、追溯記錄作出要求。美國《人類和動物食品衛生運輸法規》明確了溫控食品相關的運輸車輛和設備、運輸作業、培訓、記錄等方面的要求。新加坡SS 668:2020《冷藏及冷凍食品冷鏈管理標準》涵蓋冷鏈管理、肉類、蔬泉、魚類和冷凍食用蛋的一般要求,并涵括了從農場生產、加工、包裝、貯存、運輸到零售的冷鏈管理的主要環節。中國GB/T 28843-2012《食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規定了食品冷鏈物流的追溯管理總則以及建立追溯體系、溫度信息采集、追溯信息管理和實施追溯的管理要求。
02
各國食品追溯信息記錄要求對比
以下選取歐盟、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六個國家(或地區)作為代表,對比其法規標準中食品安全追溯所需記錄信息的異同。上述國家(或地區)均是主要的糧食生產/消費區,同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進口區。
圖2.各國食品追溯信息記錄要求對比
該對比主要關注兩個問題:
01
上述國家(或地區)是否建立了強制性食品安全追溯的法規或標準?
結論:均有強制性食品安全追溯的法規或標準,適用范圍為該國家(或地區)境內。
研究結果顯示,這六個代表國家(或地區)都已頒布相關的食品法規或標準要求進行食品追溯,適用于在該國家(或地區)境內的食品生產流通,包括國內生產的食品以及進口到本國的食品。其中,超90%食品依賴進口的新加坡,其法律更側重在進口食品的追溯管控。
02
所謂食品追溯,實為對信息的追溯。各國家(或地區)要求記錄哪些信息?
結論一:大部分國家(或地區)對“內部追溯”不做硬性要求。
與“外部追溯”相對應,“內部追溯”指的是企業內部一批貨物的拆分和組合應如何追溯。除了日本對“內部追溯”做了詳細的要求和指導,其他代表國家(或地區)沒有對此做出說明和要求。這也是基于成本效益(cost-benefit)的考慮,使供應鏈上各節點能在最低的成本和最簡的操作上實現食品供應鏈的追溯。例如,歐盟的標準中寫的是“可選(optional)”;美國標準中寫的是“如有信息則記錄(to the extent this information exists)。
結論二:在食品供應鏈的各環節中,物流環節的食品追溯最易被忽視。
食品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有義務和責任去記錄食品流轉的信息。此處將信息記錄者分為兩類,一類是非運輸者(non-transporter),包括擁有食品或為了運輸以外的目的持有、生產、加工、包裝、進口、接收或分配食品的人;另一類是運輸者(transporter),包括擁有、保管或控制某一食品的人,其唯一目的是運輸該食品,無論通過公路、鐵路、水路還是航空。
從非運輸者的角度,要求記錄的信息通?;凇跋蚯耙徊?,向后一步”的原則,能確認直接來源和直接去向即可。包括供應商/客戶的姓名、地址、號碼等;產品的名稱、批次、標識、數量等;以及收貨/發貨的具體日期時間。故信息記錄的是供應鏈上的點,而點與點之間的連線,即兩點間食品的運輸情況,六個國家(或地區)中,只有美國和中國要求記錄。
結論三:在部分國家(或地區)運輸方并不是食品追溯的必要參與者,物流信息也并非食品追溯的必要信息。
從運輸者的角度,歐盟、美國、日本、中國有明確提及運輸者應如何進行食品追溯的信息記錄,但其他國家(或地區)并無明確說明。
同非運輸者一樣,運輸者要記錄其直接來源和直接去向、產品信息、收發貨的日期時間。除此之外,非運輸者還有一些特殊的數據,包括物流信息(例如起點和終點、運輸載體的名稱編號等)、以及溫度信息(適用于溫控產品)。而對于物流信息,美、日、中有詳細要求,其他三個國家(或地區)不作要求。
結論四:盡管溫度變化是造成食品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以食品安全為核心的食品追溯法規標準中,溫度并未作為強制要求記錄的追溯信息。
對于溫度信息,歐盟第37/2005號法案提及,針對人類食用的速凍食品,運輸、入庫和貯藏時都必須有溫度記錄。但其他非速凍食品(如冰淇淋、食用冰)則未做要求。美國的《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運輸衛生原則》提到,承運人需應要求證明其保持溫控食品所需的溫度條件。中國的GB/T 28843-2012《食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有明確要求記錄食品冷鏈物流的環境溫度和產品溫度。其他三個國家并未對溫度記錄作出要求。
綜上所述,目前食品追溯中存在的部分局限性和挑戰總結如下:
1. 各國標準不一,缺乏標準化的數據和指引,尤其在跨境食品貿易中,難以實現連續的記錄和追溯。
2. 現有需強制記錄的食品追溯信息,是為了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后能夠實現快速召回。信息里通常不會包括物流環節和食品運輸情況等,比如溫控食品的環境溫度和產品溫度,但這些恰恰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大因素。
3. 在缺乏物流環節和溫度信息記錄的情況下,若因為溫度變化而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具體的責任人難以界定。
03
結論
面對當前的局限性和挑戰,中物聯冷鏈委與玉湖冷鏈合作提出了一項名為《冷鏈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指南》的全新國際標準技術規范。
該項新技術規范旨在通過搜集整理已發布的標準,形成完善的冷鏈物流食品可追溯性要求和指南,實現收集可追溯信息、管理可追溯信息和實施可追溯性等綜合功能,幫助冷鏈服務提供商更容易且深入地理解如何建立和實施食品追溯體系,從而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管理。
稿件來源:玉湖冷鏈
-END-
Cold chain
熱點聚焦
精彩
文章
點擊
查看
國家人社部:冷鏈食品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高級研修班報名啟動
獨家專訪丨從數字化轉型三部曲,看冷鏈物流突圍之路
冷鏈標準化(一)丨從全球視角,探析食品追溯法規標準的起源與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