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消費觀攪動千億速凍食品冷鏈市場
正文共4762字 | 閱讀時長約12分鐘
“Z世代”人群,是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群體,在我國人口數量約為2.6億,占總人口的19%。Z世代成長于優渥的經濟條件和豐富的物質生活背景下,從小深受互聯網經濟和智能設備影響。一項調查顯示,Z世代的消費觀是以理性消費、注重體驗、個性鮮明為標簽,是我國新消費、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Z世代對食品的消費理念與上一代消費群體有著明顯區別,隨著Z世代走進社會,為了在工作壓力下尋求更高品質的飲食體驗,高效快捷且營養豐富的速凍食品、冷凍食品成為Z世代的主要選擇之一。
速凍食品是指以米、面、雜糧等為主要原料,以肉類、蔬菜等為輔料,經加工制成各類烹制或未烹制的食品后,通過各種方式急速凍結,經包裝儲存于-18℃— -20℃下的連貫低溫條件下,以保證食品的質量不變。目前,速凍米面食品、速凍火鍋料、速凍預制菜是市場上的主要產品。
一
我國速凍食品市場概況
01
我國速凍食品人均消費量僅占美國八分之一
速凍食品從全球市場來看,產量和需求量逐年遞增,2018年全球速凍食品市場規模達到1863億美元。其中,美國速凍食品年產量達到2000萬噸,人均消費量接近80kg。
我國速凍食品行業興起于上世紀的80-90 年代,伴隨社會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速凍食品實現快速的發展。到2016年左右,我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大關,并保持高速成長,預測2021年我國速凍食品的市場規模達到1850億元。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消費速凍食品量不足10kg,只占美國人均消費量的八分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巨大。
02
速凍米面占據半壁江山,速凍預制菜成后起之秀
在千億規模的速凍食品市場,速凍米面產品是最大的品類,占整個速凍食品市場的50%以上,主要產品有速凍水餃、速凍湯圓、速凍粽子、速凍面點等;排在第二位的品類為速凍火鍋料,占比約為33.3%,主要包括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和部分速凍其他制品。
受疫情防控和電商發展的影響,近兩年速凍預制菜快速發展,成為速凍食品領域發展最快的品類。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采用急速冷凍技術(零下18度)保存,以及時保障菜品的新鮮度和原味。根據《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最新統計數據,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約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
03
我國速凍食品企業數量及分布情況
企查查數據顯示,山東擁有的速凍食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到7383家,其次為河南6093家、廣東4370家、河北4072家、吉林3667家,以上五省共同位列前五名。
從城市分布看,長春市速凍食品相關企業最多,達到1803家,其次為深圳市1555家和濰坊市1424家。
04
速凍食品市場競爭格局
從市場份額來看,我國速凍食品前三名分別是三全、思念和龍鳳;在消費者消費選擇品牌中,三全以32%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分別為思念和灣仔碼頭,占比分別為28.7%和28%。
二
我國速凍食品代表性企業
發展情況
01
三全食品
打造標準化“全冷鏈”供應系統
三全食品是國內首家速凍面米食品企業,也是國內規模最大、市場網絡最廣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速凍面米制品、速凍調制食品、冷藏產品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鄭州、成都、天津、太倉、佛山等地區都建有生產基地,打造了一條完整的、有足夠控制力的從農田到餐桌的新型食品安全供應鏈,通過標準化、統一化的管理方式充分保證了從原料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到終端銷售的整個供應鏈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全冷鏈”系統,保證了產品始終新鮮、安全。
三全食品2020年的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營收為69.26億元,同比增長15.71%,速凍面米制品依舊是三全食品的營收主力,總營收為43.67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02
安井食品
“銷地產+銷地研”模式穩步擴張布局全國
安井食品作為速凍行業龍頭企業,產品SKU超300種,在產及規劃有 9 大生產基地。產品上看,公司以魚糜制品起家,并逐步發展成速凍魚糜、肉制品、 面米、菜肴四大業務。
安井食品采用“銷地產”建廠策略,當某一區域銷售額達到規模后就在此地布局建廠,以節約成本提升效率和效益,逐漸在廈門、無錫、泰州、遼寧、四川、湖北、河南、華南布局生產基地,產能覆蓋全國,2019年產能達到47.53萬噸。
為適應市場需求,安井食品采用“銷地研”策略,各個生產基地承擔新品研發任務,深挖區域市場,研發出針對性更強、推廣成功率更高的新品,公司2013-2019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6.63%。
安井食品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69.65億元,同比增長32.25%;凈利潤為6.04億元,同比增長61.73%。
03
預制菜“上市第一股”味知香
自建低溫倉儲與冷鏈物流
味知香經過多年不斷地發展和積累,成為了行業領先的半成品菜生產企業之一,并建立了以“味知香”和“饌玉”兩大品牌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公司產品包括肉禽類、水產類及其他類,產品涵蓋數百種菜品,有效地滿足了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
味知香主要依賴自建的低溫倉儲設施和自有冷鏈運輸車隊進行配送。在產品儲存、出庫、運輸 過程中均能保證產品處于低溫環境中,全面保障運輸過程中的食品安全,讓終端消費者能夠購買到高質量的半成品菜產品。2017-2020年,隨著公司產能的不斷提升,公司冷鏈運輸車的數量不斷增加。自有冷鏈運輸車隊運量占比一直保持在 82%以上。
此外,公司自有冷鏈車運輸的單位噸價僅為第三方物流的 4 成,因此,自有冷鏈物流可在公司向外擴張時壓縮物流成本,保持利潤率從而擴大經營半徑。目前江浙滬等區域的門店均為 自有冷鏈物流配送,線路優化后已達到日配到店的效率。
2021年4月27日,味知香登陸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預制菜上市第一股,當日漲停,發行價格28.53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味知香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為6.22億元,同比增長14.76%,2020年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45%。
三
我國速凍食品冷鏈供應鏈情況
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 [2017]84號》,速凍食品供應鏈技術與創新取得一系列進展,并積極融入全程溫控、保鮮、包裝、運輸和倉儲環節。
速凍食品需要在全程冷鏈環境下進行生產、加工、貯存、運輸和銷售。速凍食品供應鏈的上游、中游、下游都要在一定的標準規范下操作,才能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
01
速凍食品供應鏈上游供應穩中有進
從上游來看,速凍食品供應鏈的上游主要是農產品種植、畜禽、水產品養殖單位等,為供應鏈提供優質的原材料。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68285萬噸,比上年增加1336萬噸,增產2.0%;豬牛羊禽肉產量8887萬噸,比上年增長16.3%;水產品產量6693萬噸,比上年增長2.2%。
02
速凍食品供應鏈中游企業逐年遞增
速凍食品供應鏈中游企業主要是生產加工企業,數據顯示,近10年我國速凍食品相關企業注冊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9年注冊量新增1.1萬余家,同比增32%。2020年注冊量為歷年來最高,達1.2萬家,同比增長5%。2021年1-10月共新增3232家速凍食品相關企業,同比下降69%。
03
速凍食品供應鏈下游業態出現轉變
速凍食品供應鏈下游企業以電商、商超、餐飲和農貿市場為主。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網絡零售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所占社會總零售額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2020年網絡零售額達到117601億元,占社會總零售額的30%。電商平臺成為速凍食品重要的銷售渠道。從餐飲企業數據來看,2015-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趨勢,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餐飲行業收入出現負增長,收入為39527億元,增長率為-15.4%。速凍食品的易操作、快出餐、保存時間長等優點,促使更多的餐飲行業對速凍食品進行采購。
04
冷鏈物流龍頭企業營收能力提升
在速凍食品的流通各環節都需要專業的冷鏈物流冷鏈服務公司參與,以保障速凍食品的儲藏和運輸都能夠在冷鏈環境下完成。天眼查數據顯示,冷鏈物流相關企業數量超3.6萬家,近5年保持著30%以上年增速穩步上升。根據中冷聯盟發布的《2021年度冷鏈物流綜合能力50家重點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冷鏈物流綜合能力50家重點企業2020年總營業收入達到3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2%。
四
我國速凍食品冷鏈物流
發展現狀
01
相關政策和標準不斷完善
受新冠疫情影響,消費者對冷鏈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空前關注。我國冷鏈食品檢驗檢疫標準和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此外,《“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及各地方政府“十四五”規劃都將冷鏈物流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未來我國將穩步推進冷鏈物流發展。
02
基礎設施設備持續發展
在持續的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下,我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根據中冷聯盟2021版《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冷庫保有量達到5224萬噸,冷藏車保有量為143649輛,近幾年冷庫和冷藏車等基礎設施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勢頭。在“高質量”發展要求和“雙碳目標”的影響下,我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迎來技術轉型關鍵期,“提質增效”與“節能降本”成為政府與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03
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盡管我國速凍食品冷鏈物流還存在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低等問題,數字信息孤島現象影響了整個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進程,但是行業的相關探索從未停下腳步。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在冷鏈物流多場景探索應用,為行業升級發展創造了積極助推力。無人設備、無人操作、智能管理將加速在冷鏈物流行業的應用。
五
我國速凍食品冷鏈物流
發展趨勢
01
一天吃掉100多公斤餃子
北京冬奧會帶火中國面點
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美食成為各國參賽選手的熱議話題。據統計,運動員一天能夠吃掉100多公斤餃子,午餐消耗80多只烤鴨。馬耳他唯一的參賽運動員珍妮斯·斯皮泰里在比賽間歇期對著鏡頭吃豆包,被網友稱為“豆包小姐姐”,美國選手朱莉婭·馬里諾表示在冬奧會期間吃了大概200個餃子。可見,中國速凍食品通過冬奧會平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美食的魅力,未來將推動中國速凍食品走出國門,冷鏈物流跨境服務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02
Z時代需求增加,新零售開拓消費場景
速凍食品市場加速擴容
“Z世代”群體消費習慣推動速凍食品市場需求不斷擴容,高效便捷且營養均衡的速凍食品備受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愛;電商新零售持續發展拓寬了速凍食品銷售渠道,“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的改善也提升了線上購買速凍食品的體驗,未來持續擴容的速凍食品市場將推動冷鏈物流加速發展。
03
速凍食品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在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等速凍食品生產大省,引導速凍食品產業集聚區、龍頭生產企業對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產銷冷鏈集配中心,打通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的全流程冷鏈服務鏈條,促進速凍食品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04
速凍食品冷鏈物流標準規范進一步健全
為了有效解決速凍食品安全隱患,需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標準的建立健全,對有交叉沖突的標準體系進行重新規范界定,對現行標準沒有完全覆蓋到的領域進行補充完善。此外,還應該與時俱進推動相關標準更新,適應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并加強與國際標準接軌,解決速凍食品進出口貿易有關問題。
(文中部分數據源自網絡公開信息)
End
來源:中冷聯盟秘書處往期推薦
同心抗疫 冷鏈人在行動!
冷庫需求擴容點燃物流地產投資熱度!
@冷鏈企業 2022退減免政策匯總
設為星標★,更多精彩第一時間呈現↓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