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有個“莓茶姑娘”叫湯珊
湯珊:返鄉創業助力三農建設的“莓茶姑娘”
文/周蘆屾
湯珊,女,土家族,1989年2月出生于張家界莓茶發源地——永定區羅塔坪鄉的太平村湯家組。
羅塔坪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擁有檳榔谷、駐馬溪、雙峰巖、寒溪溝、羊駝峰等諸多景區景點,被譽為“戶外天堂”。重要的是,這里是中國莓茶之鄉,擁有中國莓茶第一村——長壽村,全鄉的父老鄉親基本上都在從事莓茶種植和加工生產,是張家界市名副其實的“莓茶產業第一大鄉”。
湯珊家中有兩姐妹,她是老大。在羅塔坪鄉讀完小學和初中以后,湯珊來到張家界市永定城區,讀上了職業中專。2008年7月,湯珊從張家界市協力技校兩年制會計專業畢業。很有意思的是,技校畢業后,一直到現在,湯珊所從事的工作都與財會專業無關,竟然全部是銷售職業。
湯珊走上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張家界市移動公司營業廳做了3年的前臺營業員。此后,是結婚生孩子。直到2014年3月,湯珊才產后復出,尋找工作,最后入職張家界市一家著名特產連鎖企業,從事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商務市場特產銷售工作。
半年后,即2014年底,湯珊的妹妹從外地回到了家鄉張家界。她想要在永定城區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于是就和姐姐湯珊商量如何實現自己的想法。兩姐妹一合計,決定兩人聯合開一家土特產店。于是,在大庸府城內,就有了一家湯太太土特產專賣店。這家店開了四年多,生意一直不錯,為湯珊的土特產銷售職業再一次積累了從業經驗。
2018年底,特產電商業務迅速興起后,實體特產店的經營開始艱難了起來。于是,湯珊和妹妹決定放棄湯太太土特產專賣店,她要回到家鄉羅塔坪鄉去自主創業,去陪父母一起種植莓茶,徹底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莓茶姑娘”。
其時,張家界的莓茶產業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在政府部門促進三農建設的補貼政策支持下,從2015年到2018年的四年時間內,永定區境內的莓茶種植面積從原有的500多畝迅速增加到了當時的5萬多畝,增加了100倍。莓茶之鄉羅塔坪的老百姓,幾乎家家種植莓茶,戶戶加工生產莓茶。
此前,湯珊的父親湯金國和母親胡桂香本來就種植了3畝莓茶,小打小鬧,自產自銷。湯金國是祖傳木匠出身,木匠手藝水平不錯,遠近聞名。沒有想到,他的莓茶種植、田間管理和炒制技術也是一流,加工生產出來的莓茶口感純正、色澤漂亮、干凈衛生,深受莓茶客戶的歡迎。
2019年初,湯珊回到羅塔坪鄉的時候,她家里的莓茶種植面積已經增加到了10畝。湯珊回家后,家里的莓茶種植面積再一次擴大,增加到了20畝,分布在宏崗村、太平村、檳榔坪村的山山嶺嶺之間。
回到羅塔坪鄉家里,“莓茶姑娘”湯珊跟所有的土家族女孩一樣,勤勞勇敢,吃得苦,霸得蠻,不僅主動協助父母完成插苗、采摘、炒制、攤曬等莓茶種植和生產加工事務,還全面負責起了家里莓茶的銷售工作,批發和零售,進城送貨和快遞發貨,辛苦活一樣都沒有落下。
2022年,因為新冠疫情擴大了莓茶的市場需求,天氣干旱導致減產提升了莓茶的單品價格,羅塔坪鄉家家戶戶的莓茶銷量都很好,幾乎銷售一空,沒有剩余。湯珊家里也不例外,莓茶銷量很不錯。自家種植加工的莓茶被湯珊賣完了以后,她又給周邊鄰居幫忙,幫助他們銷售各自家里的莓茶。一年下來,湯珊一共賣了7000多斤莓茶。這些莓茶,分別銷往了廣東、北京、長沙等地。
“每天都要起早貪黑,上山去采茶,被曬得黢黑,還要防止路上被蛇咬,防止采茶時高溫中暑。”回想起四年來返鄉創業的點點滴滴,湯珊告訴我們,莓茶種植和加工生產真的很累,農村真的很苦,農村不需要矯情,也不需要眼淚。但是,農村的孩子回到農村創業,也有一種歸屬感。
2021年夏天,湯珊的母親胡桂香帶領采茶工在山上采茶的時候,不幸高溫中暑,暈倒在莓茶園里,任憑旁邊的采茶工怎么喊也喊不醒。正在永定城區銷售莓茶、上門送貨的湯珊得知這個消息,心急如焚,急急忙忙往羅塔坪趕。湯珊的父親湯金國此刻正在家里攤曬莓茶,接到采茶工的電話,趕快帶上每天都會事先沖泡好的莓茶水和紅糖水,拼命地往山上跑。莓茶水和紅糖水的降溫解暑作用很不錯,中暑的胡桂香很快就蘇醒了過來,讓莓茶園里的湯金國和還在趕來路途中的湯珊都松了一口氣。
對于湯珊一家來說,最難忘的還是2022年夏天。由于天氣持續干旱,羅塔坪已經連續四個月沒有落下一滴雨了。莓茶園里的莓茶,往年正是生長旺季和采摘旺季,此時卻因為干旱,藤蔓已經干了,莖葉已經枯萎了。望著快要干旱而死、接近絕收的莓茶,湯珊并沒有灰心喪氣和絕望,在自己家里沒有灑水車的前提下,她發動父母及親戚,用肩挑,用手提,一桶一桶地往莓茶園里運水。不停不歇,沒日沒夜。那些天里,湯珊睡到半夜,偶爾做夢,夢里都是正在給莓茶園里挑水救災的情形。經過大家持續不斷地搶救,除了三分之一的莓茶植株被徹底干旱而死以外,大部分的莓茶植株還是逐漸活過來了。但是,當年的莓茶單位面積產量卻不到前一年的一半。
2023年初,湯珊和父母商量,趁著莓茶產業發展勢頭不錯,決定大干一場,承包了更多的田地,用來種植莓茶。加上原來的種植面積,湯珊家里的莓茶種植面積現在已經接近了100畝。
在羅塔坪鄉太平村新近開荒的莓茶園里,在正準備搭建的采茶工午休工棚和莓茶園天然抖音直播間旁邊,湯珊說:“從今年開始,我的心思和精力都要全部轉移到莓茶的市場銷售上面來了。”湯珊告訴我們,她正在思考批發渠道的拓展,線下零售和線上電商的有效融合等諸多問題。
湯珊說,從城里回到鄉村老家,自主創業,種植莓茶和銷售莓茶,助力家鄉三農建設,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帶動父老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對于一個“莓茶姑娘”的人生來說,很值得,很有意義。
本文圖片分別由湯珊本人提供和周蘆屾拍攝
(作者周蘆屾,原名周傳友,小名“二山”,張家界市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張家界二山文旅策劃創始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共話預制菜產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