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沖刺IPO:不容小覷的品牌軟實力
文/ 宇文舫 夏崇
年銷4.5億杯檸檬水、2億杯百香果、1.9億杯珍珠奶茶,坐擁2萬余家門店的蜜雪冰城,9月22日預披露招股書,正式沖刺A股。
從1997年月入1000元的“寒流刨冰”,到如今估值超600億元,張紅超、張紅甫兄弟倆靠2元1支的冰淇淋,打開下沉市場大門。
創業25載,盈利能力持續向好。2021年,蜜雪冰城營收103.5億元,同比增長121.2%;扣非歸母凈利潤18.45億元,同比增長106%。
業績突飛猛進的同時,近兩年,蜜雪冰城的營銷動作頻繁出圈:去年6月創作的《蜜雪冰城甜蜜蜜》主題曲,播放量破40億;今年6月,“雪王黑化”霸榜熱搜,桑葚新品出道。
一系列現象級熱搜事件,煉成了蜜雪冰城的“網感”體質和國民熱度,在消費群體立下心智,積累了寶貴的品牌資產。
雪王出圈,頻上熱搜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2021年,這首蜜雪冰城洗腦神曲火爆國內。旋律魔性循環,歌詞通俗易懂,有效放大了“品牌力”。
招股書顯示,截至目前,該主題曲的播放量超40億次,相當于每個中國人看了3次。僅抖音平臺“蜜雪冰城”相關話題的播放量超過170億次。
這得益于品牌的“接地氣”打法,為網友互動留出巨大想象空間。
在線上,網友自發地二次創作,產出了14個國家、20余種語言版本的蜜雪冰城主題曲。
“猛男舞團IconX”在B站發布主題曲舞蹈視頻,成員們統一扮成蜜雪冰城品牌形象“雪王”,配合道具隨音樂起舞。
蜜雪冰城B站官方賬號積極留言互動:“嚇得本王不知道說什么好”。
線下則衍生出唱主題曲換免費冰淇淋的活動,甚至有網友自帶樂器、自編舞蹈。
“講好故事”很容易,和用戶“一起講故事”很難,蜜雪冰城做到了。
今年6月19日,蜜雪冰城官方頭像突然變成“黑雪王”。
“天氣太熱了,雪王被曬黑了嗎?”“蜜雪冰城出了新皮膚嗎?”,全網熱情討論下,微博話題#蜜雪冰城黑化#熱搜霸榜 685分鐘。
官方回應:“變黑的真相只有一個,雪王去桑葚園摘桑葚被曬黑了。”順便怒推一波新品。
多次喜提熱搜的蜜雪冰城,卻沒有怎么在營銷上砸錢。
2021年前,公司銷售費用為4.0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92%。廣告宣傳費少之又少,僅以千萬計。
花小錢、屢出圈,秘訣何在?
蜜雪冰城產品定價集中于6-8元區間內,遠低于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吸引了龐大的消費群體。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蜜雪冰城甜蜜蜜”歌曲爆火和雪王形象頻上熱搜現象的背后,絕不是營銷手段的偶然成功,而是“高質平價”的產品理念深受消費者支持和認可的必然。
“在動輒‘公關危機’,品牌與消費者關系日趨緊張的商業世界,蜜雪冰城的這一做法建立了更高層面的信任關系,這是一份無形的且不可多得的品牌資產。”朱丹蓬盛贊。
IP營銷,提振品牌
一夜成名的雪王,是如何誕生的?
2013年,華與華公司聯合創始人華杉與華楠撰寫出版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提到:
超級符號是人人都看得懂的符號,它可以輕易改變消費者的品牌偏好,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動大規模的購買行為,還可以讓一個全新的品牌在一夜之間成為億萬消費者的老朋友。
這正是蜜雪冰城做強品牌的奧秘。
2018年,張紅超、張紅甫兄弟倆找到華與華。三個月后,雪王誕生,替換掉了蜜雪冰城原有的logo。
以雪人為原型,手拿冰淇淋權杖代表行業屬性和消費者的購買理由,再戴上皇冠、穿上披風——看似簡單的設計,實現了識別、記憶、購買和傳誦的多重目的。
角色先要“活起來”才能“火起來”,雪王的IP形象賦予了品牌“人”的靈性和傳播性。
蜜雪冰城再接再厲,靠系列營銷真正把雪王玩活了。
冰淇淋音樂節啟用唱歌雪王的logo,雪王組建樂隊、牢據舞臺中心;舉辦雪王杯創意大賽,收到全國粉絲兩萬多幅雪王作品。
雪王還有專屬視頻號,以其為主角創作各類短視頻,與觀眾互動過程中,強化雪王IP的全民認知度、喜愛度。
公司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粉絲量,總計約三千萬。
出圈的不止有“雪王”,還有蜜雪冰城于危機時刻彰顯的“國民擔當”。
去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總部位于鄭州的蜜雪冰城第一時間成立捐款捐物小組,全力運送水、牛奶等賑災物資,并先后兩次捐款共2600萬元。
自救時刻不忘救人,“不愧是國內企業的榜樣”“下個月奶茶只買蜜雪冰城的”,蜜雪冰城“圈粉”無數。
四年前,當華與華的設計方案完成后,曾被認為“沒美感,沒檔次”。“當時差點否了華與華的方案,現在想想一身冷汗,如果當初放棄了,現在的這一切就都沒有了。”站在一家新裝修門店前,張紅甫回憶。
四年后,覆蓋各縣級城市的2萬余家門店網絡、深入人心的“雪王”形象以及本土企業的社會擔當,正讓蜜雪冰城加速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品牌”。
國牌崛起,海外進發
熱鬧突圍的背后,是蜜雪冰城將“簡單,專注,做受人尊敬的百年品牌”的企業愿景,落地到每一次的產品與品牌展現中。
品牌飛奔的背后,底層驅動力有二,其一是國內經濟逐步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消費需求正在不斷釋放;其二是,年輕人日益多元、個性化的需求,也推動著行業規模的蓬勃增長。
背靠廣闊市場、多元需求、充足材料、效率供應,一批高標準、規模化的知名國貨品牌正在崛起。
這也讓消費主力軍們擺脫對國外品牌的盲目依從,有了文化、消費自信,樂于為國內優質量、高審美的產品買單。
例如,蜂花的品質堅持、鴻星爾克的公益熱忱、白象的愛國情懷,彰顯著國貨的責任擔當,將品牌極強的自我意識放大,從營銷、技術創新等層面構建護城河,并在互聯網的出圈傳播下,得到更多人認同。
那蜜雪冰城的自我意識是什么?
出身于“草根”,蜜雪冰城是從國民消費進階、社會變遷中一步步蹚出來的企業。
張紅甫在創業日記中寫道,“很多粉絲戲稱蜜雪冰城是貧民窟女孩的救星,因為創始人(張紅超)出身貧寒、勤工儉學、愛情受挫。生活如此不易,他也覺得顧客都很不容易。”
從商業角度看,定價實惠、門店廣布,驅動形成高頻消費行為。
“蜜雪冰城的創立與發展,可以看作是國民經濟消費升級這一宏觀趨勢,在現制茶飲領域的微觀縮影。”華創證券商貿零售和社會服務首席分析師王薇娜認為。
洗腦神曲、爆火IP等軟實力,促成了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形象誕生。蜜雪冰城靠品牌資產做強“外功”,扎實的“內力”也不容忽視。
嚴控加盟、狠抓供應,同樣值得一提。
投入加盟商審查、培訓、運營、督導等,加強在產品標準、門店裝修等方面的整體打造;
自建研發生產、倉儲物流、運營管理的完整產業鏈,基于規模化采購和硬實力質控,不斷強化消費者對品牌“高質平價”的一致性感知。
旺盛的造血勢頭,激發其擴張動能。走遍全國后,蜜雪冰城志在出海。據預披露招股書,蜜雪冰城上市募資目的之一是進一步提高產能,布局全球化。
“‘品牌出海’實質是‘優勢品類’的出海。”王薇娜指出。
反映在快速勃興的現制茶飲行業,艾媒咨詢報告顯示,國內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的29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796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3700億元。
“在普遍采取‘輕資產+重營銷’模式的新茶飲賽道,蜜雪冰城沿用了穩扎穩打的產業發展思路。”
朱丹蓬表示,蜜雪冰城的產業鏈優勢,將助力其在出海過程中先發占位,向海外市場證明中國品牌實力。
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已經邁出了全球化的探索步伐,首站是東南亞部分國家。
截至今年三月底,公司已在印尼、越南分別開設317家、249家門店。其中,印尼公司已貢獻2541萬營收,創造凈利潤224萬元。
百花齊放的中國茶飲市場中,蜜雪冰城正成為一艘彰顯國民消費活力、中國品牌崛起的亮眼艦艇,向著國際舞臺的云帆滄海,破浪前行。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