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肅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突出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品種,持續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74417戶次,排查發現涉嫌違法線索1358條,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511起,收繳假冒偽劣食品9030.59公斤,罰沒304.86萬元。
1
以“查”清源。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嚴格落實《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甘肅省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實施細則》,開展對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清查,從源頭防范風險隱患。共取締無證生產經營、不符合經營條件生產經營主體21戶。對超范圍生產經營、擅自改變生產經營項目、證照過期的,依法作出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新增的無固定經營場所的農村食品小攤點、小攤販繼續推行備案管理,督促建立備案臺賬,確保食品來源可查可追。通過排查清理和問題整改,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質不斷規范。
2
針對農村商場、超市、學校周邊、集貿市場、食雜店等主要經營業態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經營管理狀況,加強農村食品市場分類監管。督促農村食品超市、食品批發企業、集貿市場、農貿市場等主辦者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落實進貨查驗義務,做好銷貨臺賬記錄。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74417戶次、批發市場及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1708戶次,檢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407個次,組織監督抽檢18317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394批次,處置完成194批次。督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有針對性的制定風險防控清單,嚴格遵守“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3
不斷強化執法辦案,強力推進“線索排查—立案查處—行刑銜接”閉環執法,加強與公安機關、農業農村等部門的密切協作,暢通行刑銜接工作機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511起,收繳假冒偽劣食品9030.59公斤,罰沒304.86萬元。移送公安機關3起,移送其他行政機關9起,移送涉嫌違法違紀線索19條。通過重拳打擊有力震懾,農村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與行業環境顯著改善。(通訊員 謝揚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