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品出滇 | “云茶碼頭”看昆明
昆明,
從古至今都是云南最大、
最集中的茶葉“碼頭”。
茶馬古道線路圖。
從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城市,到今天作為省府,昆明依然是全省茶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和中轉站,是全省茶業展示窗口和信息文化交流中心。
如今的昆明正在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的茶產業“航母艦隊”,推動云南從“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轉變。
全國茶市第一梯隊
馬銘陽最近“茶事”纏身。來自福建、廣西等地的嘉賓門庭若市,或議營銷模式、或論品牌打造……作為昆明雄達茶文化城副董事長、以潤譽茗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既需傳承傳統的“茶馬互市”,更需要“以茶興市”“以茶融世”創新發展,推動云茶走得更穩、更遠。
“茶葉市場仍然是云茶出山、出滇的主渠道。”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駐會副會長沈行崗說,昆明擁有全省最多、最集中、規模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主城區四方八面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各類茶城等茶葉交易市場19家,是云南茶葉對外銷售的主渠道之一。
昆明雄達茶城城市茶空間。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 年,云南茶園面積達740萬畝,年產干毛茶49萬噸,茶園面積、毛茶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隨著云茶產業的不斷發展,普洱茶、滇紅茶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云南普洱茶近70%銷往省外,云茶產業呈良好發展趨勢。
中國茶葉領域著名策劃人、企業外腦創始人方一知表示,在宣傳推廣云茶的歷程中,2005年發端于昆滇的“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活動,是目前茶葉營銷領域中比較成功的一次活動。這一場活動途經我國80多個縣(市)區,行程4000多公里,一夜間讓云茶,特別是云南普洱茶紅遍大江南北。
“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活動相關報道。
類似這樣由茶葉市場主辦或參與、推動云茶行銷的活動還有很多。比如,云南康樂茶文化城參與的“百年貢茶回歸云南”活動,雄達茶文化城參與的首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同飲珠江水、共品普洱茶”泛珠10城市記者云南行、首屆茶文化藝術節以及開設全國首家茶文化旅游夜市等活動,持續不斷地推動云茶進入中國茶葉市場第一梯隊,沖向海外市場。
云南康樂茶文化城。
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云南農業大學聯合編寫的《昆明市茶產業發展報告(2021)》顯示,近20年來,隨著云南普洱茶的迅速發展,云南省茶葉市場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作為全省茶葉的主要集散地,昆明的茶葉市場由原來的“0”發展成如今的19家,份額占全省60%左右,包括雄達茶文化城、云南普洱茶交易市場、前衛茶葉交易市場、螺螄灣國際茶文化城等。其中,商戶入駐超過600家的茶城有康樂茶文化城、茶天下云茶城、雄達茶文化城,入駐超500家的有邦盛國際茶文化城、螺螄灣國際茶文化城等茶城;各類茶城累計入駐茶商超過3000家。
全產業鏈體系已健全
“交易市場就是產業中心;產業中心就是貿易中心、信息中心、資源資金等一切要素的洼地。”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黑茶(普洱茶)崗位科學家、云南省農業現代化重點產業(茶葉產業)專家組組長、云南農業大學教授呂才有認為,昆明不僅是云南擁有茶葉市場最多的城市,還聚集了西南地區最大的茶產業從業群體,從茶葉加工企業、茶館,到茶博物館、茶文化景點、茶類民間組織等,有健全完善的茶葉全產業鏈體系。
七彩云南慶灃祥生產車間。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截至2022年2月,昆明市在業/存續涉茶企業17103家,其中官渡區和盤龍區最多,均超過5000家,其次是西山區和五華區,分別達2458家、3202家;東川區和富民縣最少,均在100家以內。
《昆明市茶產業發展報告(2021)》顯示,上述17000多家涉茶企業,主要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進行普洱茶加工生產,年產普洱茶超1萬噸,同時進行云南其他茶類加工。目前,全市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包括云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云南公司”)、昆明七彩云南慶灃祥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寧海灣茶業有限公司、宜良祥龍茶廠等。
在上述茶企中,中茶云南公司是中糧集團成員企業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過去的60余年,其出產的“紅印”“綠印”“藍印”等“中茶”牌普洱茶,已成為陳年普洱茶的代名詞。銷售渠道覆蓋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及歐美地區,是中國普洱茶行業重要企業之一。
中茶云南公司普洱茶示范茶園基地。
原云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宜良茶廠副廠長、宜良祥龍茶廠董事長白文祥認為,茶企是茶葉推廣、茶文化傳播的“先行官”“第一使者”,要不遺余力地推廣云茶,讓世界愛上云茶,讓世界共享云茶的獨特韻味和魅力。在30多年的云茶生涯中,白文祥作為茶企代表之一,一邊通過對普洱茶加工工藝創新改良,將云茶銷售到歐盟各國,受到海外茶商的一致稱贊和好評;一邊通過茶藝培訓班、評茶員培訓等向省外學員講授云南普洱茶科學知識,培訓學員數百人,為云茶的宣傳推廣竭盡全力。
到春城喝春茶享春風
除茶葉加工企業外,昆明還擁有云南最多的各式茶館。其中,茶百道作為新式茶飲店的代表之一,已在全國311個地級市布局,門店超7000家,其中在滇156家(昆明超70家)。2022年,在滇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茶百道董事會秘書古計林表示,僅2021年,茶百道紅茶成品采購量達1500余噸,銷售紅茶相關產品約1.5億杯。足見其對云茶推廣的影響力。
茶百道鳳慶滇紅基地。
《昆明市茶產業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昆明市有各類茶館1142家,主要集中在主城五區,尤以五華區最多,達300多家。
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沈雪梅認為,茶文化是產業發展之魂,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區域經濟發展核心動能之一。相關統計表明,目前昆明有茶博物館、茶公園、茶文化旅游景點等茶文化為主的場所共26個。其中,昆明經開區(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茶文化公園是云南首個茶文化主題公園;雄達茶城云茶歷史文化博物館不僅直觀展示了云茶發展歷程,還情景再現了云南少數民族與茶的歷史淵源,展示普洱茶傳統制作工藝,帶領參觀者感悟茶馬古道精神內涵。
昆明經開區(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茶文化公園。
“無論從哪方面看,昆明都是云茶產業的‘大碼頭’,但從整體看卻沒有發揮出排頭兵在茶產業方面應有的影響力和驅動作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何青元坦言,這主要是昆明在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方面融合度不夠,缺乏三茶統籌,缺乏三茶領袖品牌。
值得期待的是,正在編寫的《昆明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起草內容表明,昆明將推動全市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態由“小產業”升級為“強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展”,主體關系由“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形成一產做優、二產做強、三產做活,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到2025年,昆明產值超億元茶企達10家,其中超10億元茶企2家;全市形成2個產值億元以上茶產業加工集群,其中產值3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1個,不斷推動云茶產業由大變強,引領云茶發展。
普洱茶展示區。
“2023春茶已陸續上市,‘到春城喝一杯春茶,盡顯人生春光美’,這或許是當下我‘茶事’纏身的詮釋。”馬銘陽表示,未來,既要通過雄達茶文化城發揮通衢天下之優,也要利用潤譽茗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聯網之利,賦能昆明“云茶碼頭”新優勢、新活力、新動能。
昆明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廖興陽
責任編輯:冉光雯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黨建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