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已開始收割,目前合作社已接到5000余畝訂單。有了‘農耕保姆站’的支持,農機調度更順暢,作業效率比往年提高不少,農戶也能更快顆粒歸倉。”合作社負責人楊勇滿臉喜悅。
將樂縣農戶們的笑容,離不開“農耕保姆站”的堅實護航。作為將樂縣農業農村局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改革的重要舉措,“農耕保姆站”以全覆蓋、綜合化、便捷高效的服務模式,架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間的橋梁,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
目前,全縣已擇優遴選24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覆蓋“耕、種、管、收、烘、儲、加、銷”全產業鏈環節,配備各類農機具666臺(套),年作業能力達30萬畝次。這些服務主體不僅進入縣級名錄庫,部分還入選省級推薦名單,服務能力與信譽度得到雙重保障。
今年4月上線的“將樂智慧農業”平臺,堪稱“農耕保姆站”的“智慧大腦”。該平臺整合農機調度、農技咨詢、訂單管理、產銷對接等功能,實現“線上下單、線下服務”一站式操作。截至目前,平臺已覆蓋將樂縣13個鄉鎮,培訓合作社24家、村級托管員137名,接入農機666臺,完成線上訂單27.2萬畝次。
“以前找農機得跑斷腿,現在手機上點一點,機器就到位了。”將樂縣南口鎮種植戶湯文的感慨,道出了智慧平臺帶來的便利。該平臺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讓更多小農戶享受到現代農業紅利。
在南口鎮上仰村,將樂縣愛博瓜瓜農業專業合作社借助“農耕保姆站”機制,以融資租賃方式引進紅薯渣飼料顆粒自動化設備。該項目不僅為合作社年增收2.5萬元,還帶動村集體增收1.2萬元、32戶農戶增收2.6萬元,形成“合作社牽頭、村集體參與、農戶受益”的利益共同體。
此外,2025年將樂縣共獲得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498萬元,計劃完成服務面積4.8萬畝。依托中央和省級資金的精準投放,全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覆蓋率不斷提升,服務規模經營面積持續擴大,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集約化、專業化轉型,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筑牢根基。(董觀生 黃言亮)



